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汽车维修企业如何安然

来源:时代汽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阚有波(本刊编委会委员)安莱(北京)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诸葛修车网创始人、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发起人及赛项设计、汽车维修企业专项维修模式——空调专项负责人、国家质检

阚有波(本刊编委会委员)安莱(北京)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诸葛修车网创始人、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发起人及赛项设计、汽车维修企业专项维修模式——空调专项负责人、国家质检总局汽车质量召回中心安全系统专家、2010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维修职业技能竞赛裁判长。 最近笔者在多个城市参加行业会议,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互联网+”,仿佛不提“互联网+”就与时代脱轨,不提“互联网+”就是没有行业远见,不提“互联网+”就没有听众。我们现在要讨论一个话题,“互联网+”堵我们传统汽车维修行业人士的路了,或者“抄我们后路了”,我们如何安然? 任何一个行业的问题都来自行业内部。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行业,因此就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窥视甚至惦记行业的外行人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突然涌入,比如现在这个时机(4S店的优势没有了,劣势尽现);二是行业形成了固定模式,老牌的企业如果不自我革新就面临被革新甚至是革命,(大家仔细思考最近的跑路事件);三是行业从业者容易忽视对事物本质的追求(汽车维修技术),这样导致技术瓶颈,就如同发动机的扭矩曲线,基本上会有一个峰值之后的持续期;四是行业利润会快速下降,导致行业热情下降,传统行业人士会采取“守势”直至熬不动为止;五是最终留下的将是那些执着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在新的冲击下将受到挑战。 一、“互联网+”改变行业 “互联网+”是否改变行业?答案是肯定会,而且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事实也如此。我们发现不仅改变行业,而且改变我们的生活,朝着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趋势。人这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一是逆势而为,可能很快就是勇士或者烈士,现在还在4S店模式上苦苦挣扎的可能很快就成为别人相传的故事。二是顺势而为,可能很快就成为董事或者懂事,现在忙着转型的企业也许在选中一个趋势,不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可以清晰地预言2016年的趋势,因为没有人走出来。三是引领趋势,可能造就一个时代的英雄或者“董事长”。 “互联网+”这个概念之所以成为热点,不是因为某领导的几句话,而是因为在这几句话之前被人暗中推动了10年。它“渗入”各行各业,当然也包括汽车。汽车产业原有的各项环节涉及研发、零部件、整车、销售、后市场、用车、再流通、报废拆解等,全产业链都因“互联网+”概念而发生大变化。所以,汽车维修产业链的变化是趋势,也是引领。在这之后,行业的相关产业会出现15种以上的“互联网+”模式,但是汽车后市场有24个产业,每一个产业都是专业支撑,所以参与的人非常多,但是倒下的“烈士”也会很多。“互联网+”对传统企业冲击与促进如下。 1.冲击与促进汽车产业链变革 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汽车制造领域,打造智能汽车。这些互联网企业有些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直接制造智能汽车,有些则专注汽车智能软件的开发,更多的是与车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我们的整车制造企业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产能过剩是一个过不去的门槛,3 500万的汽车产能,2 000万的汽车销量,不断增加的饱和速度,如果再混入一批互联网企业,影响不言而喻。互联网企业擅长的是“看不见的产品”,擅长的是“数据营销”,尽管他们与传统的汽车生产企业结合,但是冲击与促进是并存的。 2.冲击与促进销售产业链变革 中国汽车销售无意或有意地垄断了10年,催生了一大片曾经甚至不知道汽车发动机盖子怎么打开的“汽车大佬”,2年赚回一个4S店的投资在2004年左右成为大家的共识。曾经行业里面一位知名的汽车维修专家提及“汽车品牌管理办法……绝对促进行业发展,保证企业利益……”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那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产能过剩、4S店过剩的种子。 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是“车企——大区经销商——4S店——二级网点——车主”。而现在营销模式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比较早进行网络销售的是2010年奔驰在某电商平台上进行的一次团购尝试,开启了车企线上营销的先河。后来吉利汽车也成为网络的试验者。如今,主流车企基本都已在网络电商平台开设专卖店,这也开启了汽车电商的新模式。尤其是2014年“汽车之家”和“易车网”两个互联网公司的全面战略介入,拉开了“互联网+汽车销售”的格局。虽然现在还不能够离开4S店提车这一通路,但是随着汽车就像“冰箱”一样成为“常规消费品”的时候,送货上门其实也非常正常。交通系统组织的“出租呼叫”业务与“出租车”体系在专车、拼车等模式冲击下的状况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转型很重要。 3.冲击与促进维修产业链变革 虽然我们是汽修从业者,但是我们还是要面对“互联网+”这个现实。从感情上,笔者不希望身边的修理企业在“互联网+”的面前无所适从,但是从理性上,笔者想让懂汽车和懂维修的人真正参与到“互联网+”这场自我提升的机会中。一个企业的竞争就是2个关键要素:市场有多大和竞争对手有多强。而市场有多大我们可以一起算一笔账:1.5亿台机动车×3次入厂=4.5亿台次;40万修理厂×3台(平均最少工位)×3台(全国平均盈亏平衡台次)×300天(有效上班时间)=10 800万台次;产能过剩50%,意味着大约50%左右的企业是多余的(这里面没有包含汽配城、无照、上门养护等方面的企业)。 综合以上我们会发现:虽然市场很大,但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客户,竞争者也没有一个自己主动放弃。这就是汽车维修行业非常典型的现状。 4.冲击与促进零部件产业链变革 如果我们把汽车后市场比作一个整体,那么笔者认为:汽车维修是行业整体的核心,当医生医术高明道德高尚的时候,假药也就没了市场。同样,当我们的诊断师具备车辆(零件和用品)的诊断鉴别能力的时候,正品也就迎来了曙光。零部件的追溯制度、零部件的流通环节查询方式、零部件的安装工艺、零部件的运行状况……这些无疑都离不开“互联网+”,当然会有很多人憎恨甚至诋毁这种模式,因为“不合理利益受到了侵犯”。 5.冲击与促进汽车媒体产业链变革 如果我们把每天看微信和浏览网站的时间统计为媒体阅读时间的话,那么我们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面花去的时间是最多的。这部分时间其实本该属于“读书、阅报、看杂志”。不可否认,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的挑战是最大的,不论从读者的阅读方式还是内容的传播方式。 按照这种方式下去,笔者甚至有一种担心:未来除了学生没有人再阅读书籍和报刊,其只是一种装饰或者收藏品。但是笔者经过将近一年的观察发现:如果要获得好的记忆效果,阅读纸质内容无疑比电子阅读(微信、网络、电子书)更有记忆效果。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现在的传统汽车媒体会更具有传播和知识存储作用。只不过需要借助现在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比如:通过思维导图模式编辑案例和文章写作,将非常有利于读者理解和记忆,案例阅读大赛将非常有利于读者参与传统媒体。 很多人在问:这股“互联网+”的劲风会持续多长时间?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不能“自己抱住传统优势”不放手,而去诅咒新事物。虽然新事物的出现会导致我们很多人的利益受损,但是人类的哪一次进步不是以“传统的势力受到损害”为代价呢? “化油器时代”的维修师傅们、原来的发动机维修技师们,他们的手艺不管多精湛都已成为过去。笔者曾经为拆卸切诺基的曲轴后油封而开发了专用工具,那是笔者引以为自豪的事件,但是笔者现在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汽车维修的“互联网+”支持者。在“互联网+”的时代,汽车整体产业群必定会面临各种变革,如汽车诞生百年历史所经历的技术革命一样,适应并很好地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企业中去。无论怎样,“互联网+”在汽车行业已如蝴蝶效应般四散开来。 二、借助“互联网+”进行升级与转型 近日因为汽车诊断师大赛的原因,笔者有机会与许多“互联网+”的企业深入交流,发现一个新的方向:即他们不是对传统行业抢占地盘,而是与传统行业进行有效对接。当然对利益进行再分配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这个利益不一定是维修利益,而可能是靠传统模式不可能得到的利益。如何借助互联网这场机遇进行升级与转型?笔者需要做到几个“互相联网”。 1.配件互相联网 “好货好卖”一直是中国企业的梦想,但是往往在现实面前变成了“孬货好卖”。于是我们会发现不合格产品比合格产品多;吹出的品牌比做出的品牌好卖;高仿产品比品牌产品好卖;洋品牌比国产品牌好卖;国家正式批准的“正品零部件”比“随意贴牌出来的套牌”难卖……最可怕的是:我们会认为这是正常的事情。在经济学当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劣币驱逐良币”,在缺乏诚信的企业中就演变成“混搭才赚钱”。所以只有依靠互相联网的模式,才可能逐步引回到企业竞争的本质“品质竞争”上来。 2.技术互相联网 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全力打造的汽车远程诊断工位(图1)无疑会解决这个问题:全国经过3轮比赛选出的汽车诊断师,持有可以联网的诊断设备(现有升级),面对着一台台通过“互联网+”送来的“亚健康”的车辆,与全国数千位诊断师大赛选手一起通过互相联网的模式进行数据分享和分析,从而发现车辆真实问题,这是多么令技术人向往和为之心动的事情。这也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安莱(北京)汽车技术研究院等多家机构主办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的结果之一。随着大赛每年一次的举办,日后必将有成千上万的“维修技师”晋升为“汽车诊断师”。 图1 汽车远程诊断工位 3.客户互相联网 如果仔细思量这样一个问题:全国哪个企业的客户量最多?恐怕不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大众、宝马之类的企业,不是家乐福、各大银行、国美之类的企业,也不是淘宝和京东之类,更不是我们一个个小的修理企业。笔者认为客户量最大“非腾讯莫属”,至少目前我们根本离不开腾讯(qq和微信)。其实我们这些认识不认识的客户就靠腾讯连起了网,那么如果腾讯出手支持到汽车维修企业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因为腾讯已经与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组委会达成一致,开始对所有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获奖的企业进行客户互动式推送。笔者相信这是我们行业的一次进步,是我们行业的机会。当然,推送之后的服务还是要看我们的能力。 三、“互联网+”向维修企业招手 未来修理企业发展趋势是什么?这是近日有一位维修厂的朋友问笔者的问题,也是多少个修理厂老板和4S店老板应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事这个行业赶上了好时候,不需要思考未来,这也是中国企业的普遍状态:没钱的时候赶紧赚钱,赚了钱之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2)自己或者老板“心”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而是把身体放进了行业,这样导致对自己的不肯定,最终结果是总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身优势。 (3)盲目创业、盲目开业、盲目经营。《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那么创业难道不是吗?笔者认为现在的阶段是我们这个行业最难的创业阶段,尽管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我们认为那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是在“察(调查和研究)”之后的创业。 图2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周期变化 按照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规律,行业现在进入了周期交替阶段(图2)。从中长期来看,汽车维修行业经济正处于新旧周期交替期,预计未来3年左右,会有一批新的汽车服务企业诞生。既然是规律性变化,那么就不要急于变化,也不要妄自菲薄。其实已经有无数企业开始了变革,只是刚刚开始,还没有办法确认谁是胜出者,哪个模式是最终保留的模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汽车维修+互联网”是一种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本来靠拥有技术壁垒的传统汽车维修企业可以独善其身,但是由于10年前4S店的普及,导致挺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变得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了,任何一个行业降低技术门槛都是自毁前程的开始。 汽车保养业务曾经是传统汽车维修企业最大的一块蛋糕,基本上60%的进场台次的业务是保养,现今已变得索然无味了。市场最大的搅局者是电商巨头,长期任由各大知名品牌的保养产品在亿万用户面前价格裸奔,利润空间岌岌可危。同时O2O汽车养护平台,在资本推动下也在疯狂地蚕食这块蛋糕,它们留给维修企业的仅仅是一点效率低、利润低、技术复杂、不容易复制的维修项目。 更为残酷的是目前风靡的上门保养平台,干脆产品服务一网打尽。从市场角度来说,传统汽车后服务的市场份额逐步被蚕食,对维修企业来说,直接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生意越来越难做,车少、活小、利小,入不敷出。 5年前常见的事故车维修被少数企业所垄断,技术的进步,路况的改善,车辆自然维修的几率在大幅下降,维修企业期盼已久的维修峰值却迟迟未能来到。 汽车维修企业的盈利何去何从?这是行业的一大痛点,维修企业盈利模式的变革已刻不容缓! 根据我们多年的经营经验,笔者认为通过以下五方面可以逐步走出迷茫:“综合品牌+专项;汽车诊断做保障;专项用来拓市场;品牌用来聚目标;技术营销做到头;八点转型不轻松;两高一低是宗旨;人人都做小诸葛。”

文章来源:《时代汽车》 网址: http://www.sdqczz.cn/qikandaodu/2020/0529/337.html



上一篇:中国专用汽车发展 路在何方?
下一篇:中国汽车后市场,路在何方?

时代汽车投稿 | 时代汽车编辑部| 时代汽车版面费 | 时代汽车论文发表 | 时代汽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时代汽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